弘扬中阿友好精神,建设更高水平的中阿命运共同体

发布时间:2024-06-05 04:45:16 来源: sp20240605

  今年是中阿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自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以来,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政治互信不断深化,务实合作生机勃发,人文交流丰富多彩,各领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以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为契机,中阿双方将继续弘扬中阿友好精神,不断充实和深化中阿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格局,为建设更高水平的中阿命运共同体汇聚力量。

  “中国是阿拉伯国家值得信任的朋友和伙伴”

  2022年12月,习近平主席同阿拉伯国家领导人共同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全面规划中阿关系发展蓝图,一致同意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宣布同阿方一道,推进“八大共同行动”,展现中阿推进全方位合作、携手实现民族振兴的广阔前景。

  中国已同14个阿拉伯国家及阿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或战略伙伴关系。阿盟是首个同中国共同发表数据安全合作倡议、首个发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联合声明、首个签署关于建设智库联盟合作文件的地区组织。中阿合作论坛框架内已建立起涵盖各领域的19项机制,共发布各类成果文件85份,成为推进中阿务实合作的有效抓手。阿盟秘书长发言人贾迈勒认为,中国的发展是和平、进步力量的增长,“中国是阿拉伯国家值得信任的朋友和伙伴”。

  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问题上,中阿始终坚定相互支持。阿拉伯国家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支持中国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5月16日,第三十三届阿盟首脑理事会会议召开,阿拉伯国家将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写入理事会会议决议。

  中方坚定支持阿拉伯国家加强战略自主和团结自强,支持阿拉伯国家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支持阿拉伯国家维护中东安全与稳定的努力。中国促成沙特和伊朗复交,带动中东地区掀起“和解潮”。中国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复民族合法权利的正义事业,始终致力于巴勒斯坦问题的全面、公正、持久解决。阿盟秘书长盖特表示,我们高度赞赏中方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主持公道,为停火止暴、局势降温、保护平民作出重要贡献。

  今年,沙特、埃及、阿联酋等阿拉伯国家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金砖成色更足、分量更重。中阿双方在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机制及联合国框架下密切沟通协作,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科威特《新闻报》国际部主任沙尔贝勒·巴拉卡特说,相信阿拉伯国家和中国将秉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理念,共同致力于构建更加公正、公平的全球秩序。

  “抓住历史机遇,继续实现与中国的互利共赢”

  共建“一带一路”是中阿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已同全部22个阿拉伯国家和阿盟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稳居阿拉伯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中阿贸易额从2004年的367亿美元增至2023年的3980亿美元,中阿双向直接投资存量超过300亿美元。约旦前副首相贾瓦德·阿纳尼表示:“我们期待抓住历史机遇,继续实现与中国的互利共赢。阿中合作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去年6月,在沙特举办的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企业家大会暨第八届投资研讨会上,中阿签署30项、总价值超700亿元人民币的经贸协议;去年9月,第六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共形成合作成果403个,金额达1709.7亿元人民币,项目涉及现代农业、清洁能源、医疗健康、数字经济、旅游合作等多个领域……沙特投资大臣法利赫表示,阿中日益密切的贸易往来为双方合作描绘了光明前景。沙特积极致力于扩大双方经贸投资合作,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沙特“2030愿景”对接,共同造福双方以及双方人民。

  从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高耸入云的标志塔,到沙特西海岸占地约520万平方米的中沙延布炼厂;从助力科威特打造中东首个覆盖全国的商用5G网络,再到全长1216公里的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中阿双方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内累计实施200多个大型项目,合作成果惠及双方近20亿人民,为阿拉伯国家实现各自发展愿景注入新动力。科威特最高计划发展委员会秘书长哈立德·马赫迪表示,共建“一带一路”为共建国家带来了有目共睹的发展成果。

  绿色创新合作为中阿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带来新气象。阿联酋阿布扎比塔维勒海水淡化项目整体投入商业运行,埃及苏伊士湾500兆瓦风电项目首台机组吊装工作完成,中阿干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国际研究中心成立,中阿技术转移、清洁能源、北斗卫星等中心高效运行为深化绿色创新合作提供有力支撑……中阿携手共谋绿色发展,有力推动双方可持续发展。

  “加强文明交流,为人类实现共同发展提供了良好借鉴”

  2024年伊始,“埃尔奥拉:阿拉伯半岛的奇迹绿洲展”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开幕;5月,《叙说——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在广西南宁开展;7月,“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将走进上海……埃及前外交官阿姆尔·赫纳威表示,这些展览体现了阿中双方致力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近年来,中阿在青年、宗教、政党、新闻、教育、文化、卫生和广播影视等领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合作: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已成为双方交流改革开放、治国理政经验的思想平台;中阿合作论坛框架内设立了文明对话、新闻、城市、民间友好等各领域人文交流机制;“欢乐春节”、“中阿丝绸之路文化之旅”、“艺汇丝路”访华采风等系列文化交流活动精彩纷呈;中阿新闻交流中心、中阿电子图书馆门户网站已投入运营,中阿智库联盟、中阿文化出版中心正式成立,为两大文明相知相亲打下坚实基础。

  卡塔尔外交部阿拉伯事务司司长纳伊夫表示:“阿中加强文明交流,为人类实现共同发展提供了良好借鉴。”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学法律、经济和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穆斯塔法·马什拉菲表示,通过古老的丝绸之路,阿中进行贸易往来和文明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整体进步。加强文明互鉴将促进国际合作,有利于推动建设更加公平公正、多元包容的世界。

  青年是中阿传统友谊的传承者,是双方友好合作的推动力量和希望所在。埃及、沙特、阿联酋、突尼斯等阿拉伯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阿拉伯国家开设的孔子学院超过20所,开设中文课程的学校达数百所。中阿典籍互译出版工程已翻译出版近百部中阿经典著作和现当代文学作品。

  去年底,首届中阿青年发展论坛在海南举行,200多名与会代表共同探讨加强中阿青年伙伴关系。“青年是阿中合作的驱动力、阿中友谊的未来。”阿拉伯国家联盟助理秘书长海法·阿布·加扎莱表示,阿中双方需要共同努力,提升青年能力,使其成为满足时代需要、了解未来发展需求、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高素质青年。

  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即将举行。中方愿同阿拉伯国家一道,继续落实好首届中阿峰会成果,并以本届部长级会议为契机,推动中阿战略伙伴关系持续焕发新活力,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

  (本报迪拜5月26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27日 02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